徽州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播(二)
2020/11/2 17:16:15
徽州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播(二)
在以上三种发展轨迹中,以最后一种"纳新”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
1、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封建伦理、道德秩序的有所弱化、民居布局逐渐趋于自由。天井进一步缩小,天井周围楼层,常常采用走马廊形式。
2、建筑外观趋于开散。部分民居外墙开窗数量增多且窗洞开敞,减弱了封闭程度,也大大降低了高度,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有的甚至使内廊开敬。或将用于内廊的美人靠移至外墙,外廊的流行,受到西方殖民地式建筑影响。
3、建筑装饰中三雕题材和内容的减少。砖雕、石雕雕饰图案化、几何化。作为儒家伦理教化的戏文题材的木雕减少,植物、吉祥物,尤其是图案增多。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隔扇、窗根呈现了几何化的倾向。三雕艺术水平的下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科举制度的废除,彻底割断了文人与工匠的联系。从艺术角度看,清末、民国的建筑装饰品位不高,刻板而少有生气,匠气有余而创意不足。
4、构件类型及其装饰标准化、精确化,如马头墙的边缘作得精致细腻,屋檐有时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线脚,门楼的雕饰也大幅度简化、几何化。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下一条新闻: 徽派建筑的地域分布
上一条新闻:徽州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