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研究(三)
2020/3/6 11:55:20
复原研究(三)
2)西安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冰冻线在70厘米深,如果柱础直接放在这础痕中,地面距基底仅52厘米,埋得这样浅容易被地面水侵入基底,在冬季有可能将夯土冻酥,失去强度。所以从建筑的防水、防冻要求审视,柱础埋深不应为52厘米,其下还应有垫层,这样柱础与厚墙上所表示的地面间的高差就更大了,所以它不可能属于同期。
3)已知自汉朝至明清的大型建筑,其基底埋深都在1米以上。西安西郊王莽宗庙,遗址柱础下有承础石,高70厘米,连础在内埋深1.44米。北宋营造法式规定基底埋深至少四尺(1.28米),最深一丈(3.20米)。永乐宫四座元代建筑基础下的碎石夯土深度最浅为1.53米,最深达3米。明清以来,在础下做砖础磉墩或白灰土,较大殿宇都在2~3米左右。所以从传统做法看,含元殿柱础埋深不可能仅52厘米,这也证明墙与柱不同期。据此,绘复原图时,按二者不同期考虑。从史籍考证,现存遗址的早期应属于含元殿以前的建筑,包括四周一圈承础石、三面厚墙和东北角一个础痕。遗址中后期属于含元殿,包括殿内两排础坑、殿基四周的小柱洞和砖砌散水。
含元殿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唐六典》卷七描述“丹凤门内正殿含元殿,殿即龙首山之东趾也,阶上高于平地四十余尺,南去丹凤门四百余步,东西广五百步,殿前五阶三级,每级引出一螭头,其下为龙尾道,委蛇屈曲凡七转。今元旦冬至于此听朝也。夹殿两阁,左曰翔鸾阁,右曰栖凤阁,与殿飞廊相接。夹殿东有通乾门,西有观象门,阁下即朝堂、肺石、登闻鼓,如承天之制”。其中所述殿阁龙尾道等特点及相互关系与遗址吻合。傅熹年先生依据史籍和发掘考古资料对含元殿进行了复原,因二阁,二门,飞廊的遗址破坏严重,不能详细探讨其建筑构造,只做示意图,对史料描写不具体且无遗迹的附属建筑和设施,只做问题提出,图中没有复原。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北京古建公司,古建公司,北京古建四合院、 仿北京古建四合院、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 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古建筑模型、古建筑结构、古建筑模型制作图解、古建筑图片大全集、 中国古建筑、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建筑结构名称大全、古代建筑名字、古代建筑设计、古建筑图片、后海四合院、四合院别墅设计。 
下一条新闻:复原研究(四)
上一条新闻:复原研究(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