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研究(二)
2020/3/4 18:59:53
复原研究(二)
1959~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大明宫进行了勘察和发掘。根据唐大明宫发掘报告,知殿庑东西长约60余米,南北40余米,殿址的铺砖地面距现在地表1米多,殿东西两侧各有相距150米,并高出殿址的夯土台,即翔鸾、栖凤两阁之遗址。在含元殿遗址殿阶四周的夯土中有一二排小洞,上径70厘米,下径30厘米,其中大部分露出方形素平柱础,有些柱础为两块拼成。殿东北角有一个柱础痕,一半在山面厚墙中,一半在殿副阶中,这些平素柱础石应是殿的础下承础石。遗址在殿的东、西、北三面发掘有厚墙。北墙厚1.2米,距北列柱础痕中至中5.0米。东西墙厚1.5米,间距中至中52.2米。墙身大部分被破坏,东北角保存尚好,高出现存夯土层30厘米左右,墙内侧白灰粉刷面尚存,东北转角处有红色粉刷线脚,下距夯土面约10厘米左右。殿中间两排柱础坑大部分破坏残缺,少数完整,残存深度10~30厘米不等,面积1.4㎡。柱间面阔中至中5.3米,二列柱间跨距中至中9.8米。现存方形覆盆式柱础一方,下部为1.4米×1.4米×0.52米。顶上凸出覆盆高10厘米,上径84厘米,傅熹年先生做复原图时,对遗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遗址中的墙和础分别属于两个时期不同建筑的遗迹,其原因有三:
1)根据唐麟德殿遗址和章懿德太子墓所示,墙内红线下皮就是殿内地面的位置,现存红线下皮高出殿内夯土约10厘米,按施工管理来看,柱础覆盆底与室内地面平。它高出础坑底52厘米,高出殿内夯土面在42~22厘米之间。这说明墙和柱础上所反映出的地面标高相差12~32厘米,表明了墙与础为不同期,墙反映的地面标高低,应属于早期。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 北京古建公司,古建公司,北京古建四合院、仿北京古建四合院、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 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古建筑模型、古建筑结构、古建筑模型制作图解、古建筑图片大全集、中国古建筑、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 古代建筑结构名称大全、古代建筑名字、古代建筑设计、古建筑图片、后海四合院、四合院别墅设计。 
下一条新闻: 复原研究(三)
上一条新闻: 复原研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