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亭子,北京四合院,垂花门等
首 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工程实例 平面设计图 效果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仿古建筑园林美学与创新 古建筑结构

仿古建筑园林美学与创新 古建筑结构

2017/3/29 17:37:09

 仿古建筑园林美学与创新

 
 
    “旧题将漫灭,宜更有新篇。”(《笠翁。一家言》二集卷十P6)“求新变”是李渔美学理论中又一重要观点。基于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论,李渔清醒的看到:世界迁移,人心非旧,社会生活的内容在不断变化,那么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也一定要作相应的变革。笠翁强调指出:“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日矣。”因此他以新为美,深刻地指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闲情偶记。卷二》)。
    在造园艺术中,他也将“求新变”奉为美学法则。他曾中肯地指出:“常谓人之葺居冶宅,与读书作文同一致也。譬如治举业者,高则出自手眼,创为新异之篇,其极卑者,亦将读书之文,移头换尾,损益字句而后出之,从未有抄写全集,而自名善用者也。”“出自手眼,创为新异之篇,”这便是笠翁的要求。李渔不迷信古人,敢于对遗产“取长补短,别出瑕瑜,”(《闲情偶记。词曲部》)为此他狠狠抨击了造园活动中墨守成规蹈袭窠臼的做法:“乃至兴造一事,则必肖人之堂以为堂,窥人之户以立户,稍有不合,不以为得,反以为耻。”他列举了一些通侯贵戚造园的事例:“掷盈千累万之资以冶园圃,必先谕大匠曰:亭则法某人之制,榭则遵誰氏之规,物使稍异”。而操运斤之权者,至大厦告成,必骄语居功,谓其立户开窗,安廊置阁,事事皆仿名园,丝毫不缪。”这类做法,就像李渔在剧论中所批评的:“皆老僧碎补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取众据之所有,彼割一段,此割一段,合而成之,”这种现象不光李渔时有,到乾隆时钱泳也有指责:“金苏、杭之庸工皆不知其义,惟将砖瓦木料搭成空架子,千篇一律,既不明相题立局,亦不随方逐圆,但以涂汰作生涯,雕花为能事”,(《履园丛话》)这种迂腐守旧、僵化的美学趣味受到了李渔的猛烈批判:“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为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何其自处之卑哉?”联系当时艺术领域,喧嚣一时的复古主义思潮,我们就更感到笠翁的可贵。他曾针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的谬论,响亮地提出:“千古文章,总无定格,有创始之人,即有守成不疑之人,”(《笠翁文集。偶集卷二》)“无故步,更谁趋,唐虞之上少唐虞。”(《巧团圆传奇。结尾》)。
    这种“求新变”的美学观,实质上是明代浪漫洪流的余波。三袁早就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中郎全集。序小修诗》)计成也主张造园应:“制式新番,裁除旧套,”“景摘偏新。”求新观就是由“独抒性灵”(《园冶》)发展而来的,李渔在剧论中就好所得很明白:“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闲情偶记。词曲部》)此与石涛宏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扬我之须眉”(《话语录》)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渔认为:“如候虫宵犬有触即鸣,非有摹仿希冀于其中也。摹仿则必求工,希冀之念一生,势必千妍万态以求免于拙。窃虑工多拙少之后,尽丧其为我矣!”(《一家言释义》)这说明形式主义复古主义的创作方法不从真情实感、自然规律出发,则定有矫揉造作之感,必然坠入陈陈相因的泥潭。这种艺术赝品一定会因丧失了应有的个性而令人恶俗生厌。艺术需要鲜明的艺术特征,各种特定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审美习惯造成了各个名园不同的构造形态、这就带来了艺术的独创性、新颖性,增强了园林的艺术魅力。因此造园艺术家只有不断的追求艺术的个性,去力求对自然美有独特的发现,勤奋的探索相应的独特的表现手法,才能开新面、立新场,使造园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李渔也曾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求新变”的美学价值。他以衣着喻构园:“一则雅素而新奇,一则辉煌而平易。观者之目,注在平易乎?在新奇乎?锦绣绮罗,谁不知贵!亦谁不见之?缟衣素裳,其制略新,则为众目所射,以其未尝赌也。”于是“为人意想所不到”就成了笠翁追求的目标。这就如英国美学家钮拜分析的:“新奇能和人们的感受相对应时,它将使是我们感到兴趣;”“偏离套式的风景则因为它们的差异性而变得有意味。”(均见《美学译文》(二)P189)这说明新奇的园林景观能提供具有较强的刺激力的艺术信息,从而引起游人对风景的新颖感,增强了审美愉悦。反之,如果是在一个落于俗套的平庸园林,那就会使游者获得艺术信息大为减少,从而减弱了审美感受。
    “贵自然”与“求新变”这两条美学法则从本质上讲是一脉相承的。在艺术实践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在进步,工程技术在发展,审美风尚在不断演变。造园艺术要做到因地制宜,则必然要日新其业。如此方能避免停滞僵化,使迭起的名园各以生动的个性美,多彩的风格呈现在游人面前。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北京古建公司,古建公司,北京古建四合院、仿北京古建四合院、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

下一条新闻:仿古建筑的铜饰件做法? 古建四合院

上一条新闻:你知道多少古代园林建筑的名称? 古建设计

版权所有@ 2009-201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49号  电话:010-64042131  备案号:京ICP备19006284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17763686383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5432号
网站导航:仿古建筑,古建公司,古建筑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垂花门,亭子施工设计  专业承接:古建筑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垂花门,亭子施工设计等仿古建筑工程
技术支持:翼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