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古建筑的详细介绍。古建筑设计
2017/3/9 9:47:15
北京古建筑的详细介绍
(一)兴建历史:明朝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改建元大都城,永乐四年(1403年)开始营建紫荆城宫殿,到永乐二十二年(1421年)宫城的主要建筑基本建成。作为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是在永乐十八年(1417年)竣工的,当时称承天门。
明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由于起大火焚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至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新修复。这次修建位置略向南移,这就奠定了现在天安门的位置基础。明年又遭到一次较重损毁,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才进行重建,同时改称天安门。
明代的承天门城楼形状和今天的天安门大致相仿。木构架、撞墙结构、歇山重檐,架设在有五个券洞的台座上,但规模较小,面宽五开间,进深三开间,是按照南京承天门样子建造的。清初重建时,扩大了规模,面阔改成了九间,进深五间,以显示新朝的气势。各种装饰亦较原建尊贵豪华,庄严雄伟。
(二)清代天安门的构造尺度:城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最下面是1.59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台基,上面是用大城砖垒砌的实心承台,用白灰膏江米汁灌浆,有收分,承台上为天安门城楼。承台后面每侧有三阶段的砖砌踏步,可直接登上承台顶步。从地面到承台顶步高为12.3米,城楼为重檐歇山造,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明间宽8.5米,次间、梢间、尽间均宽6.08米,通面阔为57.14米,廊深为3.04米,进深为20.97米,通进深为27.05米,小檐高8.1米,老檐高14米(距台基面),上下出檐均为2.6米。
在承台上为台基,周围均由汉白玉石栏杆,望柱刻有莲瓣柱头花饰,柱间栏板雕刻荷叶净瓶,明间南侧,尽间两侧均有垂带踏跺。
上檐斗栱为单翘单昂七踩,斗口宽为9.5厘米,明间六攒,次间梢间各为四攒,尽间为一攒。下檐斗拱为单翘重昂五踩,明间六攒,次间梢间尽间均为四攒。城楼內檐为轱辘草彩画,外廊额枋为龙草和玺,天花为井口天花,支条贴沥粉两色金的轱辘燕尾,岔角是两色金云纹。
城墙的门窗前檐三间通装五抹槅扇,两梢间是槛墙,后檐三间是通装大槅扇,两梢间及尽间均为假槛窗,槅扇及槛窗棂子均为三交六碗菱花,裙板刻如意纹,均有铜面页。
屋顶为重檐黄色琉璃瓦,规格为四样。檐角走兽成单,排列共九,顺序是仙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斗牛,屋顶两侧山花板刻以梨花寿带,油漆贴近。
天安门前有金水河,水由玉泉山长河经高粱桥、德胜门、什剎海、北海、中南海流过天安门,护岸为花岗岩垒砌,河上架有七座石拱桥,名为金水桥,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的。门前门内各有一对华表及石狮,是明成化元年(1465年)重修时设立的。
(三)天安门前广场的发展沿革:元大都时宫城正门外已有广场,明初随着北京城垣的改建,广场南移并加以扩大,承天门建成后,南面设有用6米高红墙黄瓦围起来的丁字形广场,这即是我们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前身。广场两侧建东西长安门,南端建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门,这三座门形状相同,各有三个券门,是单檐歇山顶,红墙黄瓦。位于丁字形广场两翼南侧,有明正统元年(1436年)所建的两座“公生门”,推测可能是广场两侧衙署的北门。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东西长安门外各建了两座三座门,西三座门位置在现在的府右街南口,东三座门在现在南池子南河沿之间。自从增建了南侧围墙,这样就把丁字形广场扩大和延长了,广场面积达九公顷之多。明嘉靖四十四年(1505年)八月重建了千步廊,就是从大明门往北 沿着东西红墙对称的筑起了联檐通脊黄瓦红柱的朝房144间,即东西各110间拐角两侧向北各34间。从大明门向北直达承天门砌筑了条石甬道,在丁字形广场南头大明门外又留出了大片空地即棋盘街。清乾隆四十四年(1775年)进行了一次翻修在周围加了石栏杆。
千步廊两侧布满了封建政权的衙署,东有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观象台。西有中、左、右、前、后军都督府、太常寺、锦衣卫。清代大体沿袭了明代的布置,乾隆又将登闻院、銮仪卫、太常寺、督察院、刑部和大理寺、行人司、升平署设在千步廊以西。东侧又增设了理藩院、皇史宬、詹事府、贡院、堂子等。
封建时代天安门及广场,老百姓不能随便出入,来往东西城的人要由棋盘街或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绕皇城行走。皇帝举行祭路、大婚、出征、颁诏、朝审、秋审、献俘等重大典礼天安门前或广场内进行,所以说这里就是封建皇帝统治阶级滥施淫威、残暴镇压人民的场所。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胜利,清王朝覆灭后,天安门前长安左右门才得以开放。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领袖李自成亲自率领起义大军攻下北京城,长驱直入天安门紫荆城,推翻了明王朝,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吊死在煤山。这是第一次天安门为人民所占领。
近百年来鸦片战争后,天安门也不例外遭受帝国主义的破坏和蹂躏。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天安门遭到炮击,侵略军把广场当为练兵场,焚毁了正阳门箭楼和大清门,打坏了天安门西侧的华表石狮。北京解放后对天安门城楼进行修缮及1970年重建时均在城楼顶内西山花找到了不少炮弹的残片,这都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我国并破坏我古代文物的罪证。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革命蓬勃开展,从此天安门前革命的风暴就没有停止过,一九一九年震撼世界的“五四”革命运动,一九二五年日本帝国主义枪杀我上海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同志,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北京二十余万人在六月二十五日集聚在天安门举行了“沪案后援会”,掀起了反帝的新高潮。同年又举行了反对军阀出卖民族利益的大示威,有力的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阴谋。一九三五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一九四七年五月北平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等等诸如此类的革命活动不胜枚举。百年来天安门前不断燃起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熊熊烈火,这样就自然的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把天安门和祖国的革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天安门和广场当作中国人民革命和解放斗争的象征。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天安门广场严紧的封建格局也被打破了,一九一二年拆去了长安左右门改建为东西三座门,一九一四年拆掉了千步廊两侧的朝房,使东西长安街得以贯通,这样皇城四周的老百姓来往交通就方便了。但是长达四十余年历届反动政府没有对天安门城楼及广场进行过整修和维护,致使在北京解放前夕,城楼遍体鳞伤,杂草丛生,长安街上摊贩遍布,垃圾如山,一片杂乱凄凉景象。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 北京古建公司,古建公司,北京古建四合院、仿北京古建四合院、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 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
下一条新闻: 关于北京古建筑的详细介绍。古建筑设计
上一条新闻: 仿古建筑外檐活油架子的正确搭法.古建筑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