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亭子,北京四合院,垂花门等
首 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工程实例 平面设计图 效果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传统古建园林是怎样设计的?

传统古建园林是怎样设计的?

2016/10/23 11:05:50

 传统古建园林是怎样设计的?

 
    为了加强园林审美功能,李渔从造园也是再现自然山川之美的美学观出发,在艺术创作中悉心揣摩造园美学法则,提出了“贵自然”,“求新变”的主张。
    “贵自然”是李渔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在论人的姿态美时,他就指出“态自天生,非可强造,强造之态度,不能饰美,止能益增其陋”(《闲情偶记:声容部》)。为此笠翁曾疾呼:“去粉饰,露天真。”在剧论中,他也有:“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论述。以自然为美的思想在我国萌芽依旧,直可上溯庄子的“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唐李白也有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得更明白:“以自然之为美耳”。(《焚书》卷三《杂述。读律肤说》)这里说的“自然”是艺术创作中的美学法则,是审美活动中的审美理想。它要在艺术创作中力求体现符合客观真实的本色之美,它将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技巧在质朴无华酷似生活原貌的形式中展现出来。这会使形势与内容、技巧与形象都融为一体,不见雕琢,浑如天成,使人感到格外亲切真实。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形象的把这一美学法则的特点概括为:“尤物衣敝衣愈觉美好。”在造园艺术中,李渔也忠实贯彻了“贵自然”的美学法则。
    李渔自云:“予性最癖,不喜盆内之花,笼中之鸟,缸内之鱼,及案上有座之石,以其局促不舒,令人作囚鸾絷凤之想。”因此他主张“顺其本来,不加斧凿”,构园要因地制宜“无补缀穿凿之痕,遥望与真山无异者。”这样的园林没有羼杂半点矫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审美主体如同置身于千山万壑,面对真实的自然,因而能调动起以往有关的情绪体验,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倾倒于园林非凡的艺术魅力。李渔不仅提出了这样的美学理论,而且进行了这样的艺术实践。他在北京郑亲王府所构之惠园,就是布局精巧“饶有幽致”池水甚清冽,碧梧垂柳掩映于新花老树之间“(《履园丛话。二十。园林》),绝迹天机,雅淡自然的一代名园。北京东城的半亩园则“磊石成山,引水作沼,平台曲室,奥如旷如”(《鸿雪因缘图记》),似秋水芙蓉,亭亭可爱。其缘云居山所构之层园,更是依山为高下的佳构。这一法则影响深远,乾隆时袁枚所构之随园也是“乃深谷中依山崖而建陂陀,上下悉出天然。”(《水窗春呓》卷下)连乾隆都认为“因山以构室者其趣恒佳。”(北海《塔山四面记》)。
    在园林建筑中,李渔则提倡俭朴素雅“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但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事事以雕镂为戒,则人工渐去,而天巧自呈矣。”“去人工,呈天巧”这便是笠翁的号召正与计成“窗牖无拘,随宜合用;栏杆信画,因镜而成。”(《园冶。园说》)的说法相呼应。当时一些富商官宦炫耀富贵“掷盈千累万之资”,以园林建筑纤巧繁缛为美。与李渔同时的张潮的就曾说:“亭园之妙,在丘壑布置,不再雕绘琐屑。往往见人家园子、屋脊墙头、雕砖镂瓦,非不穷极工巧,然未久即坏,坏后极难修葺,是何如朴素之为佳乎?”(清本《幽梦影》下卷P25)笠翁的论述无异是给了这种主张以有力的支持。
    李渔在园林叠山中,更是突出地运用了“贵自然的美学法则。由明至清,叠山艺术中,一直存在着土多石少和土少石多的不同风格,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以符合自然山水为原则。清康熙《嘉兴志》说:“旧以高架叠缀为工,不喜见土。”可见明末清初的假山,已因用石过多,违背了自然地貌形成的规律,而出现了矫揉造作的现象。李渔也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这种弊病:“予遨游一生,遍览名园,从未见有盈亩累丈之山,能无补缀穿凿之痕,遥望与真山无异者。”针对这种不良倾向,计成早就呼吁:“雅从兼于半土”“有真为假、作假成真,”(《园冶。掇山》)倡导土石相间,以真山意境爹山。张南垣也力主“群峰造天,不如平冈小坂,陵阜陂*,缀之以石”(《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四卷三、四期合刊《张南垣传》)要以土代石。李渔从“贵自然”的美学法则出发也支持这一种意见:“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屈之妙。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不能变者。”这就是“有真为假,作假成真”所叠之山合乎自然地貌的结果。他又从整体效果出发比较了不同的掇山风格之优劣:垒高广之山,全用碎石,则如百衲僧衣,求一无缝,处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观也。以土间之,则可泯然无迹,且便于种树。树根盘固,与石比坚,且树大叶繁,混然一色,不辨其为谁石谁土。列于真山左右,有能辨为积垒而成者乎?”这种分析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李渔掇山“求自然”的观点也可从其出版的《芥子园画传》得到印证,英国李约瑟博士曾在《中国科技史》五卷《地学》一章中,盛赞《芥子园画传》各种皴法,具有“精确观察及表现地质构造的能力。”苏州现存的留园东部园林,犹若李氏遗规:山用积土,间列黄石,漫山枫树茂盛有若天然山林。(见陈从周《园林谈丛》P27)。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北京古建公司,古建公司,北京古建四合院、仿北京古建四合院、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古建亭子、垂花门、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
 
 
 
 
 

下一条新闻:谁知道北京古建四合院装饰?

上一条新闻:北京仿古建筑的彩画是怎样的?

版权所有@ 2009-201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49号  电话:010-64042131  备案号:京ICP备19006284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17763686383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5432号
网站导航:仿古建筑,古建公司,古建筑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垂花门,亭子施工设计  专业承接:古建筑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垂花门,亭子施工设计等仿古建筑工程
技术支持:翼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