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中古建筑的基础做法说明
2016/3/6 15:35:24
仿古建筑中古建筑的基础做法说明
中国园林建筑基础
基础
中国园林建筑的柱墙体是落脚在台基上,而台基又是建立在地下基础上。我国古代建筑的基础,有
两种处理方法,即基础换土法和基土加固法。
一、基础换土法
基础换土法:它是指将台基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换填无侵蚀性、低压缩性的散体材料,
经分层夯实后成为基础垫层的一种处理方法。换填材料有两种,一种夹层土料,另一种是灰土料。
1、夹层土料的施工工艺
根据北京故宫维护人员的多年工作实绩,在维修工作中获得了,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所坐落的三台
基础的宝贵资料,它是由:黏土层——碎砖层——黏土层——卵石层——黏土层——碎砖层等组成,其
中卵石层与碎砖层是隔层使用的,从整个基础的构造结构看,其做法也接近于《营造法式》规定。
2、灰土料的施工工艺
这种换填料是明、清时代常用的做法。灰土是用泼灰(生石灰经水洒后的消解灰粉)和黄土(黏性土
)按一定比例拌和混合物。配合比多为3:7、2:8、4:6等几种,普通房屋多用3:7,比较重要的建筑多用
4:6。由于这种基础用得较多,对它的做法也比较详细。
(1)基础地槽的开挖
(2)灰土的夯实
3、筑地基中的几种补充工艺
为了增加地基的强度和防潮性能,有时需要掺入一些增强性材料夹在黏土层或灰土层中,以改进基础
稳固性能。
(1)灌米浆汁:也有称江米汁、糯米浆等。它是将熟糯米汁,掺合适量水化白矾搅拌均匀后,泼洒
在打好的灰土上,以增加地基强度。江米汁重量配合比为:江米:白矾=12:1。可铺在灰土层或碎砖层上
。
泼洒时应先用清水湿润面层,再泼浆米汁,最后再泼少量清水以催江米汁下行。
(2)油尜尜:它是用生石灰经水化后的石灰浆,加入白胶泥(好黏土),搅拌成稠浆状,过滤去渣
后掺入细粒径碎砖和生桐油,经混合拌匀后倒入基槽内,待稍干后用大硪打实夯平。配合用料体积比为
:生石灰:黏土:生桐油=1:3:0.05.
这种材料不仅能增加强度,并能有很好的防潮性能,多用于比较重要的宫殿地基夹层之中。
建四合院、古建设计、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
纸、北京古建筑,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 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
下一条新闻:仿古建筑中的基础是如何加固的?
上一条新闻:古建筑中的屋顶是怎么计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