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
2021/2/10 21:05:58
徽派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十六)
墙体构造做法
外墙构造做法:
徽派传统民居外墙均抹灰,常用石板砌筑裙肩,在墙角立角柱石,裙肩与角柱石均与墙面砌平。外墙砌筑方法有斗墙(分为干斗与湿斗)、官盒墙(一眠一斗)、灌斗墙、空斗墙、鸳鸯墙与半砖墙(单墙)。清晚期主要为灌斗墙,一般一皮一带砖,内填泥浆就地取材,用2厘米的薄砖,长27厘米,宽15厘米,丁头不通头,内有带木牵,七皮一扁砖(砖平放),带木牵的砖平放,柱与墙间为柱门。因灌斗墙所需砖规格特殊,现已没有此种做法。
现在多做空斗墙:空斗墙稍厚,为二四墙,丁头通头,内不填泥浆;鸳鸯墙为两皮一带砖(两明一列);墙砌法还有单墙砖,一层一层破缝叠砌。为使墙体欲与木构件依附牵固,常采用撑柱、撑枋、带木牵或带铁牵方法。用撑柱、撑枋做法即砌到柱枋处用丁头砖将柱枋分段撑柱,使墙身向内靠住木构架。墙体与柱子间有柱门(在明代较常见),以利通风,防止柱子腐烂。大小为一砖长,5厘米左右。一般每层每柱开一个。现已无此做法,一般是将墙与柱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下一条新闻:仿古建筑设计施工
上一条新闻: 徽派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