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研究(二十六)
2020/3/21 16:49:41
复原研究(二十六)
敦煌莫高窟第53窟窟前建筑复原
唐宋以后,古籍资料上多记载敦煌当时盛况,如“凿为灵龛,上下云矗,构似飞阁,南北霞连(功德碑),傍迨阁道,巡万像如同佛国”(108窟窟外《五代题记》)。“前设楼阁数层,有大像堂殿……其小龛无数,悉有虚槛通连”(《敦煌录》),和现存的唐宋窟檐和栈道残梁,以及岩面上满布的梁椽孔眼,都说明唐宋时莫高窟的岩体上分布着多层窟前悬阁,窟檐间用栈道连为一体,供香客登高朝拜。20世纪60年代配合莫高窟岩壁加固工程,对窟前进行了考古发掘。萧默先生依据莫高窟第53窟窟前建筑遗址发掘资料,对该窟檐进行了复原,提出了一面坡硬山或不厦两头,纵轴与岩面垂直的四阿不厦两头、纵轴与岩体平行的三个比较方案,经过详尽的现场勘测和与现有唐宋窟檐的比较分析,第53窟窟檐建筑按第三个方案复原。窟檐面阔3间,通面宽8米,当心间宽3米,两次间宽2.5米。进深3间,总进深5.6米,当心间宽2米,前次间宽2.5米,后次间离岩面1.1米。内外柱高依据其他窟檐遗构当心间宽与柱高比在1.25~1.01以内变化,定柱高为3.1米,径0.31米,柱间用双楣连接。柱径以柱高的1/10檐柱柱头斗拱五铺作双杪并计心,内转四铺作单杪承五椽栿。内柱柱头斗拱四铺作单杪,五椽栿截面尺寸依421、431和196窟遗构梁栿用材为单材宽的1.4倍,为0.252米×0.168米。屋盖坡度上述遗构在1:10~1:11之间变化,根据上层洞窟对下层第53窟窟檐屋顶的限制,定为1:8.4.勾阑参照196窟窟前勾阑,采用卧棂式。踏道勾阑采用唐末流行的弧形栏板,第53窟用材参照其他遗构定表,材高18厘米,材宽12厘米,栔7.2厘米约合宋法式七等材。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北京古建公司,古建公司, 北京古建四合院、仿北京古建四合院、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 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古建筑模型、古建筑结构、古建筑模型制作图解、古建筑图片大全集、中国古建筑、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 古代建筑结构名称大全、古代建筑名字、古代建筑设计、古建筑图片、后海四合院、四合院别墅设计。 
下一条新闻: 复原研究(二十七)
上一条新闻:复原研究(二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