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构调研(四十三)
2020/2/9 20:43:58
遗构调研(四十三)
山西太原晋祠鱼沼飞梁(宋)
鱼沼飞梁系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的池沼中的桥梁,,古人对水塘的命名,圆者称“池”,方者为“沼”。沼上架十字形板桥名“飞梁”。该沼上的飞梁在北魏以前已有,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重建。沼中立方石柱34根,柱头用木普拍枋连接。柱顶用双向出挑的四铺作斗拱托梁枋,梁枋上承200圆木,圆木两端用板封山。圆木上用用青砖墁桥面。四面以桥连接岸沿,构成中心高、东西向桥面宽平、南北向桥面下斜、大有如翼如飞之势的十字形桥梁。桥、沼周围设勾栏,沼内泉水潺潺,彩鱼跃舞,尽招游客凭栏观赏。该沼尚是晋水的第二源头。桥柱头斗拱用材高24厘米,宽17.5厘米,合宋式二等材。
明器建筑
明器是古代墓葬的一种随葬器件,其品类多依墓主人的社会地位、职业所决定。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存在。男性多随葬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以及玉琮、玉铲、玉璧等玉器。女性多随葬钵、豆、罐等类陶器,纺轮、骨件等生活用具以及玉石、骨、蚌、牙等器材制造的玦、环、珠、璜、壁等装饰品。商周时代则出现了按墓主的社会等级葬鼎、簋、编钟等青铜礼器。在《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中有“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的列鼎制记载。“列鼎”是在墓葬中用一组形制相同、纹样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组合鼎群来表明墓主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葬制。从已发掘这个时期墓葬所出土的实物,证实了列鼎制的存在。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砖墓,并在墓壁绘制壁画或摹印于空心砖面上的秦汉世俗图象的画像砖。在随葬品中除青铜器、漆器、玉器、兵器外,尚有大量与日常生活需要有关的鼎、壶、瓮、罐、盒、盘、灯、炉、灶、仓、井、风车、猪圈、杵臼、碓房、家禽、家畜以及楼、阁、坞堡等建筑模型,对汉代建筑就是通过对汉阙遗构和汉画像砖上的建筑形象,以及各类建筑模型明器的研究而认知的。到两晋以后,随葬品中的建筑模型出土则非常少,在河南省博物馆则藏有一间南北朝时期的陶屋,平面长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通面宽47厘米,深36厘米,总高76.2厘米,单檐厦两头顶。鸱尾指上,内缘圜和,外缘施鳍两道,背凹进,身内粗面无雕饰,与隋李小孩墓石椁鸱尾形象一致。陶屋角柱4根八角形,当心间平柱小八角,檐额至角相交不出头,柱根间置地袱,柱础覆莲。柱中段雕枣莲,这与云冈、麦积山北朝石窟中所见完全一致。当心间门框设有门攒三枚,两次间布直棂窗,侧面中间版门两扇,门钉三路,每路4~6枚,施有铺首。
陶屋正面当心间平柱上置一栌三节,斗拱承檐额,角柱上置栌承檐额,再上每柱头用斗拱一朵。柱头斗拱用三层中间空透的板拱,直插入柱内,其形与日本法隆寺玉虫厨子的云肘木相近,转角只设45°角拱,补间不设斗拱。这间陶屋反映出了南北朝时期建筑的一些特征,是唐风建筑研究的重要物证。
1959年在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有蓝绿色釉面陶屋宅院一组,有门房、过厅、厢房、堂屋、八角亭、四方亭、山池共12件。除堂屋为3间厦两头外其余皆为3间不厦两头。该组明器在出土时次序已乱,照片中后院中的八角亭和山池似在堂屋后的园林庭院中,根据该组明器陶宅中有堂屋、大门和亭子山池来看,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宅邸。
1964年在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出土一组明器建筑,宅门为一间两架厦两头门屋,两侧素夯土墙,门内有一素平无瓦饰的内屏(影壁),一进院内正堂和东西厢房均开三间,正房只在明间开门,两厢房各开两门。正堂不厦两头屋两山设华废(排山沟滴),而两侧厢房不厦两头剪边(无排山沟滴)。第二进院有3房,面向前,呈倒品字形排列,正中一座在后,面阔三间,左右两间稍靠前,各1间,二进院三座房均不为厦两头,但尺度明显低于一进院,前檐开敞,无门窗,根据三间房屋之间轴置陶灶,此院应为厨库所在。二进院后有一座马厩和碾盘、马、骆驼、碓、车等明器。由于墓主人祖上为官,本身无职,故此组明器反映唐代无职庶人的中型第宅建筑形制是由一进堂屋,二进厨库,三进后院为马厩,宅门为1间二架,正堂3间的三进院落组成。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北京古建公司,古建公司,北京古建四合院、仿北京古建四合院、 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纸、 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古建筑模型、古建筑结构、古建筑模型制作图解、古建筑图片大全集、中国古建筑、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建筑结构名称大全、古代建筑名字、古代建筑设计、古建筑图片、后海四合院、四合院别墅设计。 
下一条新闻:遗构调研(四十二)
上一条新闻:遗构调研(四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