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词典(一)
2019/4/25 10:04:53
古代建筑词典(一)
梁
建筑中搭在柱顶的水平受力构件。在较大的建筑物中,梁放在斗拱上,而较小的建筑物,梁头直接放在柱上。横断面多呈矩形,明清时接近方形。南方的梁不少采用圆形,以节省木材。梁下两端有柱子支托,,上面能负顶部荷载。
月梁
梁呈上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两端常雕饰,此种状如拱月的梁即称“月梁”。
枋
檐柱之间起联系作用并水平承托屋檐重量的构件。南北朝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移至柱间。
额枋
位于建筑四面向外,在檐柱与檐柱之间其联系作用的矩形横木。宋代及宋代以前叫“额枋”,宋以后叫“阑额”,也叫“檐枋”。建筑正面的额枋,是雕刻和彩绘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
抱头梁
檐柱与金柱之间的短梁。
穿插枋
在抱头梁下并与之平行的小梁叫“穿插枋”。
柱
为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斗拱
位于屋檐下柱顶与额枋之间,以榫卯结合,交错叠加而成的构件,有分散梁架重载和承挑外檐荷重的功能。它不仅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特有的构件,也有特殊的装饰作用,还作为封建社会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下一条新闻: 古代建筑词典(二)
上一条新闻: 门窗雕刻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