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建筑(一)
2018/12/5 2:29:03
唐风建筑(一)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主要以木结构为主,自新石器时代起已经开始形成不同的体系。如陕西半坡遗址的大房子木结构、长江以南的穿斗式木结构,以及浙江余姚遗址的干阑式等多种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并在木结构的构件接头部位,已开始使用卯榫。居住形式已形成了以部落酋长的房舍和原始宗教的建筑为核心的聚落。到了殷商时期,房屋已形成了台基、墙柱和屋盖三段式的构造定式。 屋面已经开始使用了陶瓦。
在木结构的节点上开始使用青铜制造的金钉加固套件,内墙用空心砖装饰,地面用长100cm,宽30cm,厚5cm的板砖铺砌,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建设规划已经形成。到了秦汉,屋盖形式发展为四阿、厦两头、不厦两头、斗尖以及组合屋面和多层楼房。这时的屋面和檐口平直而不曲凹,和欧风建筑的屋面形式几乎一样,而柱头也有同欧风柱式相类似的结构。从遗留下来的一些汉代的图饰中,可清楚的看到他们之间的相似性。这时期,由于大型宫室和祭祀建筑的兴建以及大规模有规划的都城营造,使中式建筑蓬勃发展。
木结构构造技术已出现了用短木叠垒出挑的斗拱来承挑屋檐的构造系统,以及利用蜀柱或叉手支撑的屋架系统。到南北朝时期,构架出现了举折,由汉代 阶梯形屋面进化到凹曲形屋面。而斗拱也形成了栌斗、栱、散斗。皿板、柱、叉手等构件构成的云栱,叉手栱,柱栱,一栌三节(一斗三升)和一栌二节等多种组合的斗拱层,屋角也开始出现了起翘的做法。到了隋唐,由于贯通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将南、北各地的营造技术汇集融合,使房屋结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抬梁、穿斗等结构方法的融汇使用,构架式样和建筑形式有了新的创造。昂的使用使斗拱体系更加完善。城市规模已发展为有百万人口之众,84㎡之大。大体量的宫室建筑和城池营造,将“唐风建筑”发展推向了我国木结构营造技术的巅峰。
由于唐代大规模的营建活动的需要,唐风建筑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到了唐朝晚期,木结构建筑为适应发展,已由构架多样化、结构组合自由,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由于唐末宋初重臣商贾在营造中不按朝廷规定的等级规格建造,淫巧成风,加送防工料无定制,广计工料事故多发,致使朝廷财政受损。冲击了封建的等级秩序,因此到了北宋后期将晚唐传下来的工程做法经过筛选,以法律的形式将营造技术规范化。公元1125年钦定发行了宋《营造法式》,使建筑营造发展到规范化阶段。但应该注意到,营造法式是在唐代结构体系和营造技术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法定而钦定,实际上是将唐代的营造技术规范化后,冠以《营造法式》之名。因此“宋营造法式”实际上也应是唐风建筑体系的一个支系,只是按照定式营造而已。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古建宏正步装饰有限公司,我公司专业承接古建工程设计、室内外设计与施工;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各种廊子、亭子。欢迎咨询:010-64042131.
北京古建宏正装饰有限公司是北京古建公司, 古建公司,北京古建四合院、仿北京古建四合院、古建四合院、古建设计、北京古建设计、北京仿古建筑、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纸、北京古建筑四合院图纸、北京古建筑,古建筑油漆彩画,北京油漆彩画、 仿古建筑大门、北京仿古建筑大门、古建筑模型、古建筑结构、古建筑模型制作图解、古建筑图片大全集、中国古建筑、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建筑结构名称大全、古代建筑名字、古代建筑设计、古建筑图片、 后海四合院、四合院别墅设计。 
下一条新闻:地方彩画描述
上一条新闻: 器物纹样(二) |